当前位置:

重金招贤,为何六场零分?国足之谜,足协之误?

来源: 24直播网

在本次东亚杯的比赛中,中国国家足球队遭遇了0:2的完败,连续两场失利,这似乎在预料之中。尽管我们内心仍抱有一丝幻想,期待奇迹的出现,但面对现实,这一切的幻想终究如泡沫般破灭。

在比赛中,我们甚至连“退而求其次”的战术亮点和个别球员的精彩发挥都成了一种奢望。更令人费解的是,塞尔吉尼奥的表现远未达到大家的期待。回顾他在此次比赛中的表现,首战韩国时他替补登场34分钟,虽然有一次长途奔袭的精彩表现,但最后的临门一脚却未能把握住;而在对阵日本的比赛中,他仅替补登场13分钟,虽然尝试了两次过人,但整体表现再无其他亮点。

塞尔吉尼奥自从归化成功并具备上场资格以来,除了面对印尼时首发并打满全场外,其他比赛中的上场时间都不长,平均每场约40分钟左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为球队贡献任何进球或助攻。要知道,当初足协为了归化他,不仅付出了近200万欧元的身价,国安俱乐部为了促成转会也付出了近300万元的费用,再加上其他的安置费用,这对于一名已经30岁、职业生涯开始走下坡路的球员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从世预赛到东亚杯,塞尔吉尼奥在场上的表现始终未能给人留下太强的存在感。与他在联赛中的表现相比,简直是两个人。有时甚至不如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土球员亮眼。如果单纯从能力上分析,塞尔吉尼奥应该强于绝大多数同位置上的本土球员,但是为何始终无法发挥出理想的作用呢?

是主教练不会用人吗?还是足协从一开始的归化决策就是错误的?尽管伊万科维奇和久尔杰维奇两位主教练都给了他不少上场的机会,但是塞尔吉尼奥始终未能兑现大家的期待。这或许说明问题的主因可能出在他自己身上。

严格意义上来说,塞尔吉尼奥是中国足球第二批归化的对象。足协对于此次归化对象和政策的准备非常充分,但他的实际表现却像给足协一记响亮的耳光。他的表现似乎更多地与北京国安队的战术体系相契合,而非国足的战术体系。

在北京国安队,塞尔吉尼奥的加盟极大地提升了前场的战术配合和从后腰到前腰乃至锋线的实力。然而一旦到了国足的赛场,他却彻底哑火了。这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毕竟队友不同、对手不同,所展现出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更具体地说,塞尔吉尼奥在国安踢球时身边是强大的外援和国脚级队友,而国安又是联盟中的强队之一。这样的环境下,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然而在国家队,他面对的是相对较弱的队友和难以占优的对手。更重要的是,他的主要特点是需要队友给他吸引牵制、制造传球空间,换句话说是一个体系球员。然而我们国足球员的能力有限,无法为他创造这样的机会,因此他的能力显得非常平庸。

实际上,国足需要的是像小奥斯卡、克雷桑这样单打能力极强的球员。他们能够吸引对手两三人的防守,为其他球员制造穿插空间。至于塞尔吉尼奥,他已经成为了国足的一员。未来他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证明足协没有看错人,就需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归化球员”能力强的一面。

在即将到来的东亚杯最后一战中,国足将迎战中国香港队。这是塞尔吉尼奥归化成功之后遇到的最弱的对手。如果在这场比赛中他仍然表现平平、毫无亮点的话那么不仅是他自己会受到质疑足协和球迷也会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