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超将至,四川体育局借鉴苏超经验!
近日,一段关于四川足球发展的热烈讨论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一位网友通过“问政四川”平台激昂地建议道:“苏超联赛火热进行,无假球、无人情味,我们四川何不学习其模式,提升全民参与度和足球热情?”这一建议迅速引起了四川省体育局的关注。
在6月6日的回复中,四川省体育局表示对网友的建议深感感激。他们提到,将借鉴苏超联赛的健康运行模式,不断改进川超联赛的赛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公平竞赛的原则得以实施。此外,还将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推动群众足球与校园足球的共同发展,为全民健身贡献力量。省体育局强调,共同构建一个健康的足球环境,为四川足球的腾飞添砖加瓦。
微信公众号“四川发布”进一步报道了这一消息。据悉,2025年四川“三大球”城市联赛暨“巴蜀雄起杯”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即将拉开帷幕。该联赛分赛区计划于6月21日至7月6日进行男子组和女子组的比赛,其中男子组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赛区;女子组则分为北部赛区和南部赛区。
比赛要求参赛运动员必须在2009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且拥有四川省户籍。若非四川省户籍的运动员,则需要在四川省工作满一年方可参赛。对于在四川省内就读的大学生,则不受户籍限制,可以代表所在市参赛。值得注意的是,每名运动员只能代表一个单位参与比赛。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足球协会注册的职业运动员则不得参与本次比赛。
这一举措不仅在四川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启发了其他省份。在“苏超”模式走红后,多个省份纷纷将省内足球联赛更名为相应的“省超”。四川的“巴蜀雄起杯”就是其中一例,该赛事已有多届历史。广东省足协也宣布了其2025赛季的“粤超”计划,允许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运动员参赛,这一赛事自2015年以来已有十年的历史。
不同于“苏超”的城市组队赛制,“粤超”的参赛队伍更多是由各地区自行组建。浙江省足协杯赛更是早在2016年就已升级为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这些省份的足球改革显示出,通过借鉴和融合不同的足球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地区足球事业的全面进步。
观察者网提醒大家,本文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们期待着更多关于中国足球发展的好消息和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