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格青训,上海足球人才通道畅通

来源: 24直播网

当六名退役多年的老将——奚丁瑛、罗萧、虞伟亮和奚志康等人组成的“传奇导师队”,与一支由32名10岁小球员组成的“未来星联队”进行友谊赛时,这场被冠以“时光胶囊”的比赛,成为了上海足球新老传承的生动体现。

这场比赛发生在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足球联赛揭幕之际。经过20分钟的角逐,虞伟亮对眼前这些足球小将的扎实基本功赞不绝口。奚志康则认为,虽然现在踢球的孩子数量不如他所在的“专业体制时代”多,但现在的青训水平高,尤其是社会化参与的程度很高。

这背后,是上海深耕十余年的足球青训体系。这个体系以精英培训基地为起点,覆盖全市16个区,形成网格化布局。这些基地由职业俱乐部梯队、传统体校以及社会机构共同构成,为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培养格局。

自2015年开始,上海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的数量已达16家,其中95%的优秀小将都是通过这个体系输送至国青国少集训队。这16家基地不仅覆盖全市9个区的青训中心,还通过市足协设立的区级中心教研组,构建了“市―区”两级的立体化青训网络。

上海的青训中心将迎来新一轮的准入评审,对精英基地的考核将更加严格,看重的是他们输送至国少国青集训队并进入国际比赛正式名单的人数。同时,体系还将扩容吸纳第三梯队,即有好教练、好苗子但尚未完全满足精英培训基地准入标准的机构。

从2015年至2024年,上海青少年足球的注册人口翻了一倍。与此同时,上海的青训机构和教练员数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这十年间,上海的青训体系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质量的提升。

体教融合是上海青训体系的灵魂。通过纵向深扎根、横向流动的方式,上海实现了人才的全链条培养。普陀女足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们通过深度体教融合,将苗子拢到一起,努力培养。现效力于上海海港俱乐部的李新翔,正是杨浦青训体系结出的硕果之一。

在赛事方面,上海构建了从校园足球联盟联赛、青少年足球联赛到精英基地挑战赛的完整金字塔赛事体系。全年赛事数量稳定在数千场规模,为球员提供了充分的展示舞台。同时,这个一体化竞赛平台也打破了传统体校、学校、俱乐部的藩篱,让不同背景的小球员在同一片场地上公平竞技。

然而,上海青训网格的完善与发展仍面临挑战。如何优化一体化竞赛平台、推进制度创新、解决精英教练不足、场地资源紧张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正是这些挑战与支撑并存的情况下,上海的青训大网正悄然重塑着一代代少年与足球共生共长的轨迹。从晨训的汗滴到教室的书声,从周末联赛的呐喊到国际赛场的梦想,上海正以其深厚的足球底蕴和系统的青训体系,为中国的足球事业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