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沙龙:中外教练解析中国足球青训难题与未来方向
由上海市体育局指导,杨浦区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十届“白洋淀杯”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是一场承载着激情与梦想的赛事。随着赛事的临近,各方力量的关注和努力聚焦在青训上,他们相信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才是足球长盛不衰的基石。
前一日,一场主题为“构建可持续的足球青训生态体系”的青训沙龙在杨浦区白洋淀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隆重举行。沙龙汇集了国际国内八支队伍的主教练、领队等业内精英,大家就中国足球青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在这次沙龙中,各位教练和领队分享了各自的青训理念和实践经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联队主教练爱德华多·克雷斯波·阿里萨以西班牙籍球员亚马尔为例,分享了优秀运动员的选材经验和培养方法,强调了从小培养良好的足球感觉和战术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教练的职责是引导而非束缚,让孩子们在尊重其天性的同时得到系统的训练。
日本广岛三箭队领队森崎和幸则介绍了日本青训的两种体系,并强调了J联赛俱乐部青训体系的重要性。他表示,虽然选材标准高,竞争激烈,但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足球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他也提到了学校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东道主上海杨浦队的主教练林志桦则详细介绍了他的“杨浦模式”,即从校园足球出发,通过优质的校园足球培养职业足球人才。他强调了根基在校园、衔接是关键、体教融合是保障等关键要素。同时,他也坦言了当前青训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如更早识别天赋、提升基层教练员水平等。
中国足球小将U11队主教练董路则从出国交流比赛的角度分享了他的青训经验。他表示,中国青训的球员们需要更多的高水平比赛和国际交流机会,以提升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和比赛经验。他认为,走出去是一条适合中国青训的道路,可以让孩子们在挑战中成长。
此外,来自广州英华思力足球俱乐部的主教练村木健太也分享了他对中国小球员们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中国球员在技战术理解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也指出了青少年培养与成绩产出的现实矛盾。他强调了教练在引导球员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次沙龙中,各位教练和领队不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个思想:足球青训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需要战略和耐心的马拉松赛。他们期待着以“学训融合、体教贯通、国际联动”为方向,持续深耕中国足球青训事业,为中国的足球未来播种希望。
这场“白洋淀杯”沙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更是一次对中国足球青训痛点和方向的深度解读。它标志着各方力量的协同努力和持续关注,预示着中国足球青训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