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己之力,毁王治郅,逼姚明退役,中国篮球退步二十年!
中国男篮,曾经在亚洲篮坛叱咤风云,多次闯入奥运会八强,一直是球迷心中的骄傲。然而,近年来中国男篮却陷入了低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不少球迷将这一现状归咎于亚篮联前主席信兰成。他们认为,信兰成的某些决策和行动拖累了中国男篮的发展。在网络上,甚至有网友创作了一副对联来表达对他的不满:“上联:谢天谢地谢亚龙,下联:信鬼信神信兰成,横批:足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信兰成究竟是谁呢?他在中国篮球界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影响呢?
在中国篮球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信兰成就是其中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并非篮球运动员出身,而是大学时期主修田径专业,毕业后进入国家体委工作,长期服务于综合司。在那个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年代,信兰成凭借对体育的热爱和执着,逐渐在体育领域崭露头角。
1997年,中国篮球迎来了关键转折点——篮管中心成立。信兰成因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委以重任,成为该机构的首任主任。在他的任期内,确实推动了中国篮球的进步。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2009年,信兰成再次担任国家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兼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这次复出后,他的决策和管理风格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
信兰成在管理中国男篮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国家队自主培养人才,大力发展青训体系,但却忽视了地方球队的培养。地方球队是挖掘篮球新星的重要基地,但他却把重心放在了老队员身上。这导致许多有潜力的新星得不到应有的培养机会。当队伍需要更新换代时,年轻球员的水平远未达到预期。
此外,信兰成还习惯于频繁更换教练。教练刚上任没多久就被换下,使得球员和教练之间无法充分磨合。这种做法让球队的战术体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球员们难以适应。同时,他还缩短了联赛赛程,导致联赛球员之间的水平差距日益扩大。国家队与俱乐部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国家队的比赛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
信兰成的某些决策对球员的个人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他经常召回在NBA效力的球员,如王治郅和姚明,让他们参加国内的一些商业性质的小型赛事。这些比赛对球员的职业发展并无太大帮助,反而占用了他们的训练和比赛时间。王治郅是中国首位进军NBA的球员,技术出众,但频繁被召回参加国内赛事影响了他的进步。他一度选择性拒绝参赛,却被媒体和部分球迷误解为“叛国”,职业生涯因此蒙上阴影。姚明在NBA表现出色,但也因频繁被召回而过度劳累,伤病频发。这些问题都让许多人将中国男篮近期的困境与信兰成的决策和管理风格联系起来。
关于信兰成是否真的毁了中国男篮的问题,网上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中国篮球水平和成绩的大滑坡实际上发生在其他时期,而非信兰成主政期间。他们指出信兰成被过分指责了。而对于王治郅的问题,有人则认为主要是护照限制等其它因素所致。此外也有人调侃道,足球有谢亚龙、篮球有信兰成、排球有魏纪中这样的“人才”,仿佛凭一人之力就能扭转乾坤——但这也多少夸大了管理失误的程度。
总的来说,信兰成的管理方式和决策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能简单地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他一个人。希望我们能够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也希望如今的中国男篮管理者能从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找到更好的方向。
信息来源:综合自各大体育新闻网站、篮球专业论坛及专家观点整理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