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亚洲杯铜牌,中国含泪告别,宫鲁鸣下课声起,老将离队。
这次的女篮亚洲杯,无疑是一场五味杂陈的比赛。尽管中国女篮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获得了铜牌,但与原本期望的冠军相比,这块奖牌的份量显得更为复杂和沉重。尤其是输给日本的那场比赛,结果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作为东道主,全队上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们长时间进行着艰苦的训练,背负着全国观众的期望。然而,在主场比赛中,她们却输掉了原本有希望赢得的比赛。赛后,选手们眼含热泪的场景令人心痛。不少人开始指责主教练宫鲁鸣,认为他的战术和用人方案存在问题,呼吁他“下课”。
宫鲁鸣是否被冤枉?这次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关键在于双塔阵容的短板暴露无遗。宫鲁鸣的用人方案在此次比赛中被打脸。与日本队的比赛尤其令人感到憋屈。中国队一开始尚有一些底气,但到了第三节,日本队的节奏突然加快,三分球投得越来越准,而中国队仍在坚持“双塔”阵容。眼睁睁看着分差被拉大,场上的球员们急得满头大汗,但教练席上的指令依然如旧。
韩旭和张子宇的“双塔”组合听起来颇具威力,一个经验丰富,一个被誉为“未来之星”。理论上来说,内线防守应该非常稳固。然而,问题在于这两人的磨合时间不足,打法重叠。面对如日本队这种外线特别强的对手时,他们反应慢和移动慢的短板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张子宇,尽管天赋异禀,但毕竟年纪尚轻,防守经验不足,导致整个体系失控。
其实在比赛中,日本队并没有主攻我们的内线,而是专注于外线。通过不断的转移球和快速出手,他们打乱了我们节奏。整场比赛下来,日本队投了34次三分,命中了16个,命中率惊人。反观中国女篮,三分球投中的数量远不及对手。这场比赛的失利不仅仅是得分上的失利,更是对节奏把控的失利。
最让人心寒的是在中场休息时,教练组并没有做出有效的调整。大家都在期待教练换阵型或战术变化,但等来的却是宫鲁鸣继续坚持原有思路。比赛结束时,分差越来越大,才终于有了动作,但为时已晚。赛后他自己也承认“双塔”组合存在问题,但这时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球迷们批评他并不是因为输球本身,而是因为输得如此“死板”。他们认为至少应该尝试换一种方案。宫鲁鸣的打法可以形容为“老派”,他信奉经验和计划,这本身没有问题。但现在篮球早已不再是只靠身高和基础就能取胜的运动。它需要灵活性和根据对手特点调整战术的能力。遗憾的是宫鲁鸣并没有做到这些。
再来说说与韩国的那场季军争夺战。中国女篮虽然赢得了胜利,但却暴露了人才更迭和战术选择的问题。王思雨虽然是替补出场,但她的表现成为了这场比赛的最大亮点。她盘活了全场进攻防守的节奏转换和助攻能力都十分出色。然而在面对日本的关键比赛中她却坐了冷板凳宫鲁鸣选择了李缘作为首发但李缘的状态明显不佳18分钟仅得到几个篮板和两个助攻整场比赛几乎隐身与王思雨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让人质疑宫鲁鸣在用人方面的选择和判断。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宫指导的态度。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比赛可以打个及格分而选手们和球迷们却无法接受这样的态度大家不是不能接受失败而是不能接受对失败如此淡然的态度比赛可以输但不该输得如此坦然在面对战术错误时没有任何检讨的意思这让人如何服气?
老将谢幕新人崭露头角亚洲杯一结束老将黄思静表示这可能是她最后一届国家队比赛了她稳定的表现为队伍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贡献而如今她却要带着遗憾带着不甘离开她的时代结束了这一年对中国女篮来说是巨变的一年从教练到球员都进行了洗牌不少老将逐渐边缘化年轻球员被大量提拔然而在快速的人才更迭中战术的选择和调整也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年纪尚轻的小姑娘被推到台前承担主力重任真的合理吗?
张子宇无疑是有天赋的她在场上拼尽全力但她的短板也很明显如防守脚步慢、转身动作吃力以及对外线拉扯的应对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和训练去提升但她现在需要的是成长的时间而不是一上来就扛起全队的内线希望。我们不能因为她是未来就放弃现在这支女篮队伍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和一个打法经验和灵气需要